导入数据...
我省多措并举做细做实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
[聚焦“双减”]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7日
  查看:5356
  来源:教育厅

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依托“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做细做实校外培训机构全流程监管,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已上线机构7964家,上架各类课程2.99万门,录入培训教员2.94万人,监管资金3.14亿元,其中通过平台售课金额达1.01亿元,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部纳入管理平台监管。

一、坚持统筹部署,强化部门联动

全面落实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是积极稳妥推进校外培训治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防止侵害群众利益的关键举措。通过“互联网+监管”的方式,对校外培训开展常态化、精准化、智能化监管,为校外培训机构及学生家长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购课、消课及资金监管等服务。先后4次召开全省“双减”工作视频会,专题研究部署培训机构全流程监管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全流程监管。充分发挥省级“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和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实现共管共治。会同民政厅、科技厅、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体育局出台《四川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加快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上线审核工作的通知》,会同民政厅、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文件,为实现全流程监管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做好服务指导,落实督查督办

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落实专人负责平台管理,协同平台技术人员,及时回复指导技术问题,及时审核机构提交的材料,做到问题不过“时”、审核不过“夜”。召开全省平台应用视频培训会,有效提升机构入驻平台的实际业务能力。广安市召开全流程监管政策宣讲和系统填报培训会,指导培训机构完善平台信息,与监管银行、行业主管部门签订资金监管协议。抽调教育、银行等部门人员成立服务团队,实施“下沉式”指导服务,面对面指导进度缓慢的培训机构开通支付渠道、熟悉平台操作。眉山市落实包片责任制,对培训机构开展网络巡查和现场督查,发现开通支付渠道和课程上架缓慢,或未通过平台售课等问题,及时反馈汇总信息,共同研究解决。

建立定期调度督办制度,每两天通报各地平台应用指标,形成上下贯通、一体推进的工作态势。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四川省2022年“双减”督导工作方案》,将平台应用工作纳入省政府督查清单,作为市州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印发3期《关于全省“双减”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通报校外培训机构资质审核、全额监管账户开通、开通线上支付渠道、平台上架课程、售卖课程等主要指标排名靠后的市(州),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乐山市将全流程监管工作纳入“红黑榜”考核机制,以正面激励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比学赶超促提升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宣传引导,防范风险隐患

运用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对“双减”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合理引导社会、家长、培训机构积极支持全流程监管。发布《关于防范校外培训风险致家长的公开信》,提醒学生家长提高防范意识、利用管理平台家长端“彩虹钥匙”选择正规机构,抵制隐形变异培训,采用合法方式维权。要求所有培训机构在醒目位置张贴“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家长端“彩虹钥匙”操作流程,以保障家长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绵阳市向全市54.86万余名家长广泛宣传“用好省平台,护好‘钱袋子’”,引导家长自觉签订“若有培训需求,必用省平台”的《承诺书》。南充市定期随访家长和在培学生,了解培训机构课程开设、培训质量、费用收取等情况。

公安、教育、信访等多部门协同,建立省市(州)应急处突协同机制,提高风险监测防范能力,全面摸排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先后排查可能“爆雷”(破产倒闭)“冒烟”(有舆情风险)的机构1000多家次,全省“爆雷”“冒烟”风险实现动态清零。资阳市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受理举报投诉300余起,对退费纠纷、违规办学、违规宣传等问题进行回复处理,确保违规行为得到整治。内江市针对校外培训消课、退费、人员安置等突发事件,进行分级分类预警响应、建账管理,确保疏导堵点、化解燃点、防范风险点。

“双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省将继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全流程监管,用科学管理手段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生,切实保障预收费资金安全和学生家长合法权益,促进校外培训规范健康发展。


【编辑:胡慧】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