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朝天区:“双减”下,做好劳动教育的“加法”
时间:2022-04-28 09:53:49    来源:教育导报    编辑:胡慧
    查看:5073

缤纷四月,惠风和畅,正是栽种的好时节。在广元市朝天区大滩镇文安小学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老师刘文中正在给学生们上劳技课。“同学们,这节劳动课我们来学习栽种辣椒、茄苗,再给桃树疏果。”刘文中一边讲解一边示范,“首先,我们要平整土地,将土挖散、打平整,再施肥、挖坑、栽苗、浇水……”

其实,像文安小学一样温馨火热的劳动画面,在朝天区各中小学处处可见。如何促使“双减”全面落实落地?一年来,朝天区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让劳动成为孩子成长的“营养品”、撬动幸福人生强有力的支点。

重构,让劳动教育有阵地

“我们利用校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辟校园版‘开心农场’,将劳动实践融入教育教学,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据文安小学校长刘明成介绍,该基地占地近2000平方米,分果园和蔬菜种植园两个板块。果园内有樱桃、李、梨等常见果树近百余株;蔬菜种植园按季节种植黄瓜、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

让学生种种菜就是劳动教育吗?当然不是。把“劳动”上升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近年来,朝天区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不仅从劳动教育目标要求、课程设置、工作措施、保障评价等内容,明确了劳动教育“干什么”“怎么干”等具体问题,还将劳动教育经费纳入政府预算,拨付专项经费,保障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实施、场所建设、教师培训等需要。该区在各学校落实校园地,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场所,在校外联合区内农业园、工业园、旅游景点等合作建立“劳动+”实践基地。

评价,让劳动教育可持续

确保劳动教育系统化、专业化、多元化,不仅要研究课程设置,充实专(兼)职教师队伍,还需要创新建立评价体系。

据悉,该区设计了各学段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罗列出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学校开发校本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校级劳动教育目标,并将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实践课程、德育主题活动整合。以点带面成立教育联盟,建立以羊木小学为核心,朝天职业中学、中子镇实验学校等8所劳动教育特色项目学校为成员单位的劳动教育联盟,共享劳动教育资源。截至目前,已开发出蓝莓种植、植物标本制作、土法酿酒、陶艺制作等校本课程。该区还从区域层面设立专职劳动教育教研员,学校层面建立“1+ N”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充分挖掘、利用社会人才资源,聘请各行各业专业人士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

为创新评价机制,该区出台了《朝天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清单评价表》,将劳动教育评价分为学校劳动、家庭劳动和服务性劳动“3张清单”,从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4方面客观评价学生劳动成果。附以德育、红色教育、非遗传承等特色活动等次评价表,构建起全面立体的学生劳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以家庭劳动评价清单为例,包括整理系列、日常技能、理财系列、工具使用4个板块,其中涵盖洗衣服、学会用电饭煲等34个评价项目,通过螺旋上升式项目设置,循序渐进教会孩子做家务,培育良好家风。学校客观记录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情况,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客观真实。

内化,让劳动教育创品牌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笔者走进羊木镇小学的农耕文化园,学生们有的磨豆浆,有的打铁、酿酒,还有的制陶、舂米,好不热闹。

该校依托羊木百年土陶传统,提炼形成农耕特色文化。创建了土陶制作室、酿酒坊、打铁屋、推磨间、舂米亭等系列农耕文化体验园,把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艺紧密结合,多角度渗透劳动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如何优化劳动方式,形成学校劳动教育特色?朝天区创新校内劳动实践。依托区域“十美”德育品牌,将每年五月设立为劳动美主题月、五月第一周为学校劳动周,各学校根据实际设立学校劳动日,组织劳动文化讲堂。结合植树节、劳动节、丰收节等重要节假日开展劳动主题教育。开展多样化社会劳动实践。全力打造“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多个行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结合当地传统文化资源,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加强学生劳动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该区还创新建立劳动教育“2+3”模式,让家务劳动经常化。“2+3”模式是指,周末“2”天亲子劳动,假期“3”月社会劳动,体现家庭“基础作用”。

“落实‘双减’,一定要智慧安排‘减’下来的时间。”朝天区教科局副局长马全福表示,“要让孩子从小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养成良好劳动习惯,让‘减’下来的时间在劳动教育中‘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