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双减·专家观点丨吴定初: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形成良好教育生态
[聚焦“双减”]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9日
  查看:5526
  来源:四川教育杂志

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的第一个学期,2021年8月30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要求,新学期要实现课后服务校校开展全覆盖,保障时间、推行“5+2”模式等。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推进课后服务是支撑实现“双减”工作目标重要举措,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努力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促进学生更好地自愿选择回归校园参加课后服务。

从服务民生需求、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来讲,课后服务始于托管,解决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三点半”放学时,家长因未到下班时间的接孩子难问题;课后服务不止于托管,随着课后服务的发展,家长开始关注孩子能从课后服务中获得怎样的成长。

从教育的优质发展来讲,课后服务成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强化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点。

对课后服务的诉求进入到新的层面,那么,该如何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从而形成多方共赢的教育生态呢?

就此,《四川教育杂志》记者对四川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定初教授进行了专访。

image.png

四川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吴定初

“五育”并举是课后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川教育》:吴教授,课后服务质量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吴定初:课后服务是国家从民生实际出发,在下午三点半家长接孩子有困难的特定情况下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随着学生减负落实落细,课后服务成为“双减”中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提高学校育人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课后服务强化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是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的体现。

“课后”是一个教育范畴,课后服务是教育服务的一个方面,课后服务质量即教育质量的一个方面。

新时代的教育质量观应是“五育”并举的质量观,换个角度说,“五育”并举是判断教育质量,自然也包括课后服务质量的最终标准。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五育”并举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当然也应该是课后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川教育》:课后服务的内容如何表现“五育”并举?

吴定初:服务内容决定服务质量。课后服务的内容应遵从教育质量观,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设置“五育”并举的服务内容。

“五育”并举是课后服务内容设置的依据。具体到某一所学校的课后服务内容,则要针对学校“五育”中的薄弱环节或学校学生全面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精准发力,设置适宜学校、适宜学生的课后服务内容。

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课后服务应该更多从体美劳来设置服务内容。

当然,如果学校或班级学生之间在智育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课后服务就可以从智育方面设置服务内容,比如进行知识、作业方面的查漏补缺。必须要强调的是“查漏补缺”不是讲新课,否则就违背了课后服务自愿、平等原则。

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十条措施,包括加强作业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课后服务是支撑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

除了课堂教学中的作业检测等时间,课后服务是整块的可以用来完成作业的时间。“双减”“五项管理”与课后服务是配套措施,课后服务要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的要求,尤其是在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更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如果超过,那么课后服务就有可能走偏甚至异化。

《四川教育》:如何考评学校的课后服务呢?

吴定初:“五育”并举是否真正落实,是评价学校课后服务的关键。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从扫盲到控辍保学再到“五育”并举,教育在向优质公平不断迈进。

学校教育的内容要“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考评就是要看“五育”并举是否真正落实。

相应地,考评学校的课后服务也是如此。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对服务内容、服务时长、学生和家长的反馈等去查看学生“五育”中的薄弱环节是否得到有效弥补,学生是否获得了成长。

image.png

课后服务师资要以学校教师为主

《四川教育》:课后服务要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这对师资提出了新要求。学校该如何应对?

吴定初:我认为,课后服务的师资要以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为主,因为这些老师最了解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远比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更亲密、更良性。

在校内师资不足等特殊情况下,可以吸收校外教育服务人员协助课后服务,但是必须严格审核校外教育服务人员的资质,引进师德好、水平高的校外教育服务人员。同时,可以吸纳社区志愿者、家长志愿者等。

这项工作要以学校为主导,聘请的校外课后服务人员应由学校统一管理。

以成都为例,音体美专业出身的教师越来越多,国家正在通过多种方式给乡镇和农村学校配齐配足音体美教师,各地教育部门也在通过定向培养等方式,保障音体美学科教师的量与质,相应地也保障了课后服务师资。

在宜宾、乐山等四川省课后服务的试点地区,探索以少年宫为总校,各提供课后服务学校为分校的形式,统筹师资,保障了城镇大规模学校和农村小规模学校都能开展好课后服务。

《四川教育》:如何提升课后服务教师的水平?

吴定初:近年来,教师招聘对学历、专业等硬性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特别注重是否热爱教育、是否热爱学生等软性条件。在“五育”并举之下,曾经由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兼任音体美教师的现象,也将被更多地引进专业师资所改变。

教师进入学校后,学校基本都有“一条龙”的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提升。学校、区县的艺术节、体育节的展演、竞技,课后服务项目研讨,各项专业性培训等,会不断提升音体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对第三方机构的教育服务人员、社区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学校要抓好管理工作,促进他们与学校课后服务要求相适应。

《四川教育》:怎样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吴定初:课后服务是教师8小时之外的工作,也就是延时服务,应当支持教师合理取酬。

“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相应补助”是教育部的明确要求。让教师在充分发挥个人专长育人的同时,也能得到相应的报酬,这不仅能增强教师的劳动获得感,也能让教师感到受尊重,更能激发教师参与延时服务、提高延时服务质量的积极性。

黑龙江省教育厅牵头建设了课后服务网络平台,实现全流程公开、全过程监管。在课后服务中,教师按课时领取服务报酬。公开、透明、公正的政策,激发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将学校教师纳入购买服务范围,将学校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这些都需要建立起合理的保障机制,才能推动课后服务和课后服务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当然,由于课后服务是公益事业,所以我们提倡教师要有适当的奉献精神。

激励与关爱并重。开展课后服务,意味着教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师的关爱也要及时跟上。比如,探索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减轻教师工作中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性事务的负担,让教师能够安心从教、静心从教。

image.png

为课后服务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四川教育》:在深圳课后服务的提质中,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提倡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活动中心、少年宫、科技馆、高科技企业等场所,开展参观、学习、训练、体验等活动。随着课后服务的发展,这样的校外实践有没有可能广泛地开展起来?

吴定初:只要有条件就应该开展,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开展。

记得过去我们上学的时候,学校会开展秋游、野餐等活动,这些活动就是德智体美劳的有机融合,“五育”蕴含在活动中,润物无声,多年后还在怀念那些时刻、那些场景,忆往昔时心中欢喜、眼里有光。

有教育人士呼吁,太多的孩子每天除了上课就是上课,他们的生活本应更加丰富,希望有更多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出台并能落到实处。

课后服务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孩子们在上课之外,能够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课后服务时段,学生不再是被动等着教师和家长安排,而是自主完成作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和管理时间的能力得到培养。这是课后服务的理想状态。

不论是校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是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都有较多的非知识性的学习和体验。比如,制陶陶冶情操,种植培养劳动技能,在分工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和责任感,这些都集中体现了课后服务的一项重要功能,那就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治。

《四川教育》:在校外开展实践活动,首要的是安全问题,还会衍生出因接孩子的地点变化而给家长带来不便等,这些都加重了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之外的负担,让学校和教师望而生畏。

吴定初: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课后服务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今年,四川天府新区成立了全国首个体育教师共享中心,由政府主导,构建以体育冠军为引领、体育教师为主体、专业人才为特色的多元化师资队伍。教师统管统用、资源配置共享,根据学校体育学科课程和课后服务课程的多样化需求,采取“排课走校”方式,提供菜单式服务;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服务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培育体教融合创新的发展模式。

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涉及很多部门。因此,我认为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由政府协调相关部门,统筹安排好区域内学校的校外实践活动,在政府积极为学校松绑、担责的基础上,释放学校和教师的时间与精力,让学校和教师聚焦教育教学主业,不断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

当课后服务叫好又叫座时,才能真正成为夯实学校主阵地作用的重要抓手,更好地支撑“双减”工作目标,从而既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不断回应教育新需求,达成多方共赢的教育生态的美好愿景。

image.png


【编辑:胡慧】


(微信扫描分享)